2017-08-24 星期四
您的位置:首页 > 媒体看合肥

【中国经济时报】合肥包河:文化产业融入城市发展

《中国经济时报》 2017年08月17日04版
发布日期:2017-08-17 17:08:31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一个集聚,有效促进高端文化资源涵养集聚。目前,包河区规模以上文创企业数、实现收入、从业人员数量等各项主要指标,均约占合肥全市文创产业的三分之一。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已呈现更高层次和更广范围的总体格局。

  此外,合工大智能院、软通动力、安徽数字创意产业联盟、诺尔动漫以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CCBN培训项目集聚于此,大型文化创意企业集团、龙头企业的集中布局,让文化品牌影响力和带动力获得进一步增强,也提高了全区文化创意环境的整体氛围。全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呈现出总量提升、集群升级、品牌引领、协同发展的特点,已经成为引领带动包河区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文化创意产业的高速发展促进了高端人才的规模集聚,使得区域人才结构得到不断优化。

  一个融合,持续推动城市区域复兴与空间优化。与其他产业园区不同的是,包河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是在充分挖掘和利用城市空间资源的基础上,通过资源集聚自发形成、原有资源改造利用、全新规划建设和依托城

  市景观提升等多种模式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在产业发展的同时,推动了城市老工业基地等闲置空间的再利用,促进了区域功能格局的优化。

  包河区是合肥早期工业区之一,工业体系健全,二产退城入园,工厂搬迁停产后,留下了大量的老厂房和用地。在包河区文化强区的战略指引下,不少老厂房变身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实现了转型再利用的“凤凰涅槃”。比如AS1980文艺街区、罍街、后街等,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安徽的城市名片和文化地标。文化创意产业对旧有区域的改造利用,促进了旧工业区的区域复兴,实现了第三产业在区域内的空间优化和协同布局。

  一个突破,不断提升国际文化氛围与品牌形象。自2016年AS·1980投入使用以来,区内的各类文化展示、创意活动、品牌发布、艺术博览等活动,营造了丰富的区域文化氛围,打造开放的、国际化的、多元的、年轻人聚集的、最喜欢的城市新空间。参照深圳华侨城等国内一流标杆社区,包河正在打造与滨湖新区风格迥异的国际社区。此外,海洋主题公园、电影主题公园、水上飞机等项目落地建设,国际旅游正在跟上,金融学院、软件学院、创新学院和国际学校正在建设中,每年的大圩国际马拉松赛、铁人赛等国际赛事,逐步成为国内外游客到合肥旅游休闲的固定“节目”,进一步扩大了包河文化展示交流中心的市场影响力。

  抢占技术变革契机:争夺蓝海市场

  中国区域经济的不平衡,不仅表现在各个区域差别巨大,也表现在各个城市之间。在长三角诸多重镇中,杭州、南京、无锡、宁波、苏州、常州等,三产比重均未超过50%。唯有龙头城市上海三产比重超过50%。

  而在未能超过50%的城市中,很多城市经济活力甚至超过上海。产业的振兴,最后还需要一个龙头来支撑,需要一个“拳头”产品作为载体,一个城市文化产业的兴起,亦是如此。

  在合肥文化产业中,这个“龙头”和“拳头”就是国家广电“三院”和“环巢湖广播电视综合实验网”。那么,“环巢湖广播电视综合实验网”究竟是张“什么网”?这张网能干什么?又有哪些优势?

  今年7月30日上午,在巢湖湖面上,几位渔民正凑在一起看央视一套的阅兵节目,稳定的信号、清晰的图像让渔民们高兴得合不拢嘴。船主包小明告诉记者,:“以前出湖打鱼只能看碟,想要知道家里有什么新闻或者天气情况,只能通过打电话,用手机看,流量太贵,舍不得。现在好了,不但可以随时通过电视机了解天气情况,能看到这么多电视节目,而且手机上网、PAD、电脑上网也不需要流量,想看电视看电视,想上网上网,网速快还免费,真是天大好事。”包小明所使用的网络,就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三院”批准的“环巢湖广播电视综合实验网”,这是一张具备广电和通信融合功能的互联网。

  事情还要回溯到2014年。当年9月26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广播电视规划院及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广电三院”与安徽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安徽设立国家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实验基地分院,分院设立在包河区,由此拉开国家广电科技基地引领全国广电产业转型发展的序幕。目前,广电三院在安徽已建立

(责任编辑:董莉萍)
分享到:
  • 合肥微博发布厅

  • 合肥发布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