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12 星期二
您的位置:首页 > 县市区发布 > 长丰发布

产业扶贫,让百姓尝甜头有奔头

长丰县精准发力开创扶贫新格局
发布日期:2017-09-12 08:47:05  来源:合肥日报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在脱贫攻坚中,长丰县找准扶贫开发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发展富民产业,让贫困户从中受益,实现“造血”新生,生活有了奔头。去年全县实现45个贫困村出列,3.28万贫困人口脱贫。今年,该县扶贫力度不减,并通过“一村一室一专干”等系列举措,完善扶贫机制,开创扶贫开发新局面。

  选准优势产业激活“造血功能”

  初秋,正是长丰草莓移栽定植的季节,水湖镇李杨村贫困户熊跃华在地里忙得不可开交。“趁着天气好,得赶紧把草莓秧子都种上。”熊跃华一身衣裳沾满了泥巴,沧桑的脸上挂着笑容。今年他家种植了一亩多的大棚草莓,加上大棚钢架、秧苗的政策补贴,粗略算了一下,纯收入能上万元,“脱贫不成问题了”。

  李杨村位于长丰县城东南部,从2014年起,村里大力发展草莓集中连片种植,亩均纯收入达15000元以上。近年来,李杨村草莓协会通过新品种示范、免费技术培训等方式,带动了160多个贫困户增收上万元。协会会长郭同丰介绍说,一些贫困户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再进入合作社打工,除了固定的土地流转收入,每月还可领到2000多元的工资。与此同时,不少贫困户则选择和熊跃华一样,自主种植,让“土地生金”。“只要管理得好,每年草莓的销路完全不用愁,增收也有保障。”

  以李杨村为代表的草莓种植,只是长丰县大力发展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长丰县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依托稻虾共养、草莓瓜果、经果林等优势特色产业,引导贫困户依靠自己的内生动力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截至目前,全县贫困村、贫困户共申报特色种养业项目总数达27009个,全县自主从事特色种养业的贫困户达13014户,自主发展率达50.5%。

  “领头羊”示范带动贫困户增收

  走进杜集乡东黄村,远远望去,水田条块相间,沟渠纵横交错,一片片稻田里稻香虾肥。“真没想到这把年纪,还能挣到钱。”72岁的贫困户黄世艮曾患脑梗,行动不便,一个人生活没有着落。但今年通过与经营大户签订稻虾共养“代养”协议,他家的两亩田纯收益可超4000元。

  与黄世艮签订协议的,正是村里的养殖大户、村党支部书记杜广朋。2015年,乘着市场东风,他带头流转了70多亩稻田,搞起了稻虾共养。“稻田养虾,一田两季、一季双收,还能解决冬季低洼田撂荒的问题。”在杜广朋的示范带动下,村民们包括不少贫困户打消了顾虑,纷纷效仿,通过这一新型养殖模式发家致富。如今,全村稻虾共养面积达2200多亩,其中扶贫养殖十余户,亩均效益达4500元。

  在东黄村,不光是村支书杜广朋,村“两委”班子及致富能手积极发挥所长,带领贫困群众养鸡、种植蘑菇等,当起了脱贫致富的“领头羊”。今年该村还引进一家龙虾养殖企业,计划建设占地500亩的扶贫产业园。杜广朋告诉记者,下一步,扶贫产业园将通过提供就业、入股分红等方式,帮助贫困户稳妥脱贫。

  在长丰县,各类园区、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经营户带动和贫困群众自主发展产业的“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得到大力推广,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产业扶贫格局。目前,全县已有771家经营主体,带动45个重点贫困村及13979户贫困户自己从事特色种养业。

  选聘扶贫专干充实“新鲜血液”

  在东黄村的扶贫工作室内,扶贫专干李斌斌正在埋头整理全村贫困户的资料。“下一步准备挨家挨户实地调查,做到贫困对象精准识别、精准管理。”刚上任不久的李斌斌,是今年全县公开招聘的200多名扶贫专干中的一员。

  “为了提高脱贫攻坚战斗力,我们专门面向社会招聘一批年纪轻、能力强、能干事、讲奉献的村居扶贫专干,为扶贫工作补充‘新鲜血液’。”长丰县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不仅改变过去村级扶贫人员“兼而不精”的问题,又能激活村班子的“一池春水”。据介绍,今年长丰县全面实施“一村一室一专干”,即一村专设一个扶贫工作室,配备一名扶贫专干,确保脱贫攻坚取得实效。

  今年以来,长丰县还狠抓政策落实、强化造血功能,县财政安排6000多万元专项资金,通过降低到户项目奖补门槛等方式,有效激发贫困户发展积极性,到户产业覆盖率达100%。该县明确将特色种植类奖补起线定在1亩以上,畜牧养殖类奖补起线最低10只以上,进一步扩大覆盖面。诸如贫困户熊跃华,即便种植1亩以上也可享受政策奖补。“为巩固扶贫成果,全县将因人因地施策,继续实施特色产业扶贫,持续提高扶贫实效,确保脱贫巩固率达到100%。”长丰县相关负责人说。



(责任编辑:董莉萍)
分享到:
  • 合肥微博发布厅

  • 合肥发布微信